全球新资讯:看了《狂飙》,才知道一个孩子能见到的最大世面,其实是父母
父母的眼界和格局,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线,帮孩子建立马拉松式的精彩未来。
作者 | 枫子
这段时间,随着电视剧《狂飙》的爆火,剧中的很多演员、角色都火上了热搜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剧中最苦女孩“小黄瑶”一角,虽然出场不算多,但她自然而不失真的演技,也是可圈可点。
有细心的网友扒出,现实里“小黄瑶”的故事,其实比电视剧更精彩,更吸睛。
“小黄瑶”的扮演者单欣童,是杭州市西溪中学初一年级学生,也是个“老演员”了:
四五岁时就开始拍戏,参演了三十多部电视剧、电影、网络剧、宣传片等,代表作有《寻根》、《征途》、2018春晚片头公益广告等等。
单欣童参与孙俪拍摄的广告
除此之外,她身上还有许多标签:
篮球童星、长跑健将、全国舞蹈冠军,拿过2019年浙江省小篮球赛技巧赛一等奖、2020年浙江省小篮球赛杭州城北赛区冠军……
2月19日,她还带领学校篮球队,斩获浙江省第十六届中学生篮球联赛初中女子组冠军。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时常奔波于剧场,还要练习篮球和舞蹈,但她没有落下一天功课,成绩优异,妥妥的别人家孩子。
看了单欣童开挂的人生,很多人感叹她戏里戏外都是人生赢家。
但其实, 好运不会从天而降,优秀孩子的背后,往往站着眼界宽阔的父母。
单欣童的出道,是一次意外。
4岁那年,她和妈妈在西溪印象城玩,有一个剧组正在拍摄。
当时,有个小演员临时无法出演,剧组工作人员便拦下了正在逛街的小欣童。
“她大大方方的,不怯场,拍摄效果也还不错。”单妈妈说。
就这样,单欣童开始陆续收到拍戏的邀约。
但与一般父母不同,妈妈的初衷,从来不是让女儿进军娱乐圈,只是想让女儿趁早多尝试,多经历。
“一切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去尝试去接触,我们双手支持,不怕犯错,但要努力坚持自己的选择,坚持热爱。”
为了不落下功课,每次外出拍摄,妈妈都会帮着女儿准备学习资料。
趁着拍戏间隙,单欣童就看教科书,看教辅,做作业,不懂的做好标记回校问老师。
久而久之,即便环境再嘈杂,她一坐下来,拿出书本就能进入专注状态。
通往光芒与掌声的路,每一步都沾染着努力和汗水。
没有拍摄的时候,单欣童就像普通孩子一样,要上各种兴趣班。
5岁时,她开始学舞蹈,老师说她没有什么天赋。
于是,别人家的孩子一天练1小时,她一次练8小时打底。
劈叉、平板支撑、舞蹈步伐,每一个动作都很艰难。
当她气馁时,妈妈就会鼓励她,引导她在不足之处思考提升的方法。
9岁时,她对篮球产生了兴趣,教练觉得她娇滴滴,不适合。
她便一天练五六个小时,一个礼拜练6天:屈膝、降重心、护球、左右拨拉球。
从0基础,一步步练成了学校的篮球队主力。
虽然辛苦,但单欣童却如妈妈希望那般一直在坚持,她说:
“不管是篮球、街舞、演戏还是学习,都是我喜欢的,我在意的,我都想好好去做,都不想放弃。
而且因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不会觉得累。”
如今,因为《狂飙》的热度,单欣童第一次尝到了突然爆红的滋味。
很多人都以为她未来会往演员的方向深耕,但妈妈却很理智,告诉女儿不要太骄傲,学习文化知识才是主要目标。
“未来的路是要靠她自己去走,不会去帮她做定义。
现在能做的只是想在通往未来的路上,帮她把基础打好,每一步稳扎稳打,能够少走点弯路,至于以后的路,如何走、如何选,都是要靠她自己。”
有人说,父母有什么样的眼界格局,就会给孩子规划什么样的人生。
单欣童的妈妈,帮她选择了一条辛苦的路,但却是最长远的路。
因为稳扎稳打地成长,才不会被一时的流量裹挟。
好的父母,是孩子一生的摆渡人。
单欣童有这样一个高瞻远瞩的妈妈,替她掌舵,她的人生真的很难走偏。
但我们熟悉的很多孩子中,却不是人人都能如此幸运。
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,因一首《歌唱祖国》爆红的林妙可吗?
那一年,她9岁,穿着一身红裙,扎着双马尾,仰着稚气的脸,闪着炯炯有神的眼睛,圈粉无数。
一时间,林妙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,片约、代言不断,片酬也很可观。
于是,林妙可被安排了许多工作,包括电视剧、电影、商演等等……只要有邀约,妈妈皆照单全收。
也因为如此,林妙可还曝出过很多让人大跌眼镜的新闻:
为某不孕不育医院搞的“情趣病房”站台捧场。
在酒吧走穴唱生日歌。
才14岁,却跟37岁的男演员演台词肉麻的感情戏。
知名演员濮存昕曾劝道:
“这个孩子应该停一停,应该把她自己原来已经会的那一套忘掉。
然后她真的像一个孩子一样的去上学,去成长,你要再干表演,应该是高中以后的事儿。”
但妈妈却没有一点醒悟,依旧带着她混迹各种名利场所。
本该是读书的年纪,她却经常缺席课堂,最终学习成绩一落千丈。
另外,妈妈比较喜欢精打细算,对教育也不是特别舍得投入。
所以,林妙可虽学过钢琴、舞蹈、表演、声乐,却似乎每样都不精通。
用妈妈的话说,“钢琴老师是我们家亲戚,免费教的。以前小学找的那些老师都不是特别贵,学的舞蹈都是少年宫老师教的,上了初中舞蹈就停了。”
艺考结束后,林妙可更是被曝出接连落榜北影、中音、上戏,被嘲是现实版伤仲永。
屡屡的负面新闻,也让她彻底失去了路人缘,事业逐渐走向下坡路。
武志红曾说:父母就是孩子的命运。
父母的眼界,决定了孩子脚下的路。
如果父母目光狭隘,只看得到眼前的蝇头小利,孩子就只能困于三寸之地。
曾在知乎上看过一位网友的分享。
他初三时以优异的成绩,考上了市重点高中。
但父亲却想让他去县城一普通高中就读,因为学校会奖励1万的奖学金。
但母亲说什么也不同意,哪怕家境不好,哪怕省吃俭用,母亲都要供他读好学校。
最终,他不仅如愿考上211大学,走出了大山,毕业后还去了一所不错的私企上班,如今也算是一个小领导了。
而那所普通高中,当年的一本率是0。
他说:“如果不是妈妈的坚持,我不知道现在的自己,会在哪里漂泊,延续着上一代的辛苦。”
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往往有太多的取舍、进退、利弊,需要父母权衡。
父母不一样的选择,往往造就了孩子不同的人生走向。
有远见的父母,哪怕囿于经济条件,也不会禁锢于思维,而是努力用他们的见识,去为孩子的成长投下一束光,照亮更为宽阔的人生道路。
不禁想起,胡适在自传中提到过一件事。
父亲早逝,留下孤儿寡母,每天日子过得紧巴巴,但母亲对他的教育却大方的很。
当时的私塾,一个孩子一年给先生两块银元作为教资。
她的母亲执意要多给,第一年给6块,以后逐年增两块,最后一年增至12块,比一般孩子的两块整整翻了6倍。
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
原来,私塾里,先生教四书五经,只要求死记硬背、不求甚解。
经典文学越学越深,学生不能会意,便会丧失兴趣,只好逃学。
胡适的母亲便请求先生给胡适单独“讲书”,逐字逐句地讲解每一句。
母亲还经常告诉他:
“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。
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,你要学他,不要跌他屁股。”
最终,胡适打下牢固的国学基础,后来他到上海读书,小小年纪就能当堂指出老师讲课的讹误,一天之内连跳三级。
父母眼睛所到之处,就是孩子的天花板。
有远见的父母,都懂得望向未来,教育当下。
就像美国心理学家卫·埃尔凯特说的:“无论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如何,做父母的需要给孩子两样,根和翅膀。”
父母眼界高远,才能帮助孩子扎根幸福人生;
父母见识开阔,才能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,带孩子飞跃井底,翱翔天空。
纪伯伦说:
你是弓,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,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,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,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。
孩子的未来,在父母的眼界和规划里,早就见了分晓。
为人父母,就是一场智慧与见识的修行。
真正好的父母,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,不会在意短暂的利益,更不会消耗自己的孩子。
而是重视教育,让知识丰富孩子的思想,让学习提升孩子的阅历;
重视发展,从小给孩子打好基础,为孩子做最长远的打算;
重视未来,扛起为人父母的责任,陪伴、引导、示范,用自己的肩膀,把孩子托向天空。
让我们的孩子,看到更远的地方,有更宽广的胸怀,更厚重的理想。
这,便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远见,也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。
愿你我都能成为这样的父母,给孩子带去一个光明的未来。
点个 “赞吧” ,共勉。